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十八般兵器,分九长九短,刀居九短之首,人称:百兵之胆(帅)。
人类用刀的历史非常非常久远了。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把石头、蚌壳、动物骨头磨制成刀,用来切削劈砍。石刀锋利坚硬,劈砍方便,蚌刀、骨刀轻便锋利,削皮切割正好。
石刀
当时的刀还是工具,与匕合称“膳食器”,也兼做防身武器。而剑脱胎于狩猎的短矛和石匕,是进攻武器。
商周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出现。人们开始用铜锡合金制作青铜刀剑。含锡高的青铜硬度高,适合做刃,含锡低的青铜柔韧性好,适合做脊。
商朝的青铜刀体型小,刀身宽,刀刃向上翘。西周出现大刀,刀身加长,刀脊厚实,刀柄处有扁圆形的环,称为"环柄刀"。
青铜刀
受技术水平限制,青铜刀韧性不好,质地脆,遇到硬物容易折断。相比同期的青铜剑,刀在做工、质量上远不如剑精巧锋利。所以商周重剑不重刀,战场上主要的短兵器仍然是剑。
到了战国秦汉时代,冶炼技术迅速发展,铁器取代青铜成为制作武器的首选。战国时代,骑兵渐渐取代兵车成为战场主力,环首刀利于劈砍,成为骑兵的首选。
汉 环首刀
环首刀刀身平直,端部有一扁圆形圆环,长约1米,刀背厚重,刀刃锋利,抽杀劈砍威力惊人。令匈奴人望之胆寒。
汉代中期,刀剑制作工艺出现重大突破,著名的“百炼钢”技术成熟起来。工匠们将钢铁反复折叠锻打,使其内部杂质析出,有的折叠20次,50次,甚至高达上百次,故称“百炼钢”。
到东汉三国时,坚韧锋利的环首刀已成军队装备的主要武器。剑退出战场,成为权利身份的象征。但宝刀也同样受人欢迎,官员们争先恐后的佩戴,一时成为风尚。
南北朝时,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毋(qí wú)怀文发明了“灌钢法”。把生铁熟铁一块冶炼,生产出含渣很少且成分均匀的钢铁,品质更好,且产量大大提高。
灌钢法比百炼钢更加先进,带动了隋唐时期刀剑的大发展,诞生了冷兵器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唐刀。
《唐六典·武库条令》中记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仪刀为皇家禁卫军使用,镶金坠银,华贵典雅。鄣刀是官员佩戴的宝刀,横刀是士兵使用的武器。
陌刀
而最传奇的当属陌刀,它是一种双手持握的长刀,重十五斤,全长七尺,刃三尺,锋利无比,步兵用它列阵砍杀骑兵。在安史之乱中,唐朝名将李嗣业率领陌刀队如墙而进,凡遇敌军,连人带马劈成两半!史载:当嗣业者,人马俱碎!让人热血澎湃。
唐刀的制作工艺传入日本,历经数百年发展,成为日本的武士刀。
宋朝战事连绵,甲胄防护性能增强,斧、锤、鞭、锏、骨朵等砍砸兵器代替了刀的部分作用。刀的质量工艺也不如唐刀。
宋朝的朴刀、斩马刀非常有名,它们是长柄大刀,是陌刀的继承者。在岳家军大战金兀术的战斗中,宋军用大刀专砍马腿,一举破掉金军的“铁浮图”和“拐子马”,立下赫赫战功。
朴刀
宋朝的短柄刀主要有手刀、环首直刀和弯刀等。另外,吸收了蒙古弯刀技术的雁翎刀,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明朝著名的刀有绣春刀、雁翎刀、柳叶刀等,都属于腰刀。绣春刀很出名,但其实使用量并不大。装备军队的主要是雁翎刀和柳叶刀。这两种刀很相似,雁翎刀刀身平直,从2/3处向上弯曲,而柳叶刀弧度大,从刀身就开始弯曲。
雁翎刀
还有苗刀,又叫千牛刀。因刀身修长似禾苗,故称苗刀。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戚继光将军编写《辛酉刀法》传授士兵,使苗刀在战争中大放异彩,扬名天下。
苗刀
清朝刀吸取了前朝经验,种类繁多,最出名的是牛尾刀和双手带刀。双手带刀是一种双手持握的大刀。
而牛尾刀是大家最熟悉的刀,在影视作品中大量出现,也是武术爱好者经常使用的练习刀,甚至成为大家对古代刀的第一印象。
牛尾刀
它实际上是一种公务用刀,是清朝官衙差役配备的武器,老百姓也用。它刀头宽大,样子威猛唬人,刀身轻薄便于挥舞,只是对硬物、甲胄杀伤力不足,割肉犀利而断骨无力。
到清末,随着火器登场,刀也就慢慢的淡出了。但在抗日战场上,我抗日将士的大砍刀再显神威,狠狠的教训了日本鬼子。
除此之外,还有大马士革刀、藏刀、阿昌刀、大食刀、武士刀等各种各样的刀,种类成百上千,不胜枚举。
如今,刀成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健身用品和刀剑爱好者的收藏品,一把质地上乘的宝刀,价值是非常惊人的。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