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不可多得的美食书(美食最经典的三本书)

7本不可多得的美食书(美食最经典的三本书)图17本不可多得的美食书(美食最经典的三本书)图2

食色性也,对于吃的重视,中国人是贯穿在骨子里的。无论是古人今人,大家对于美食的痴迷从没有变过。以下五本书中记录了从宋至今,文人“吃货”笔下的美食世界。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的笔记体散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除了皇宫建筑、歌曲武艺、婚丧习俗外,饮食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记录中秋时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中秋夜,北宋都城开封的许多酒楼都将出售新启封的好酒,无论显贵还是平民都将买上一壶,或与友人酌酒高歌,或与家人相对而饮,明月当空,内心喜悦,“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袁枚《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数百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书中记录的各式菜谱极为详尽,甚至据称有后人通过其描述成功还原了失传已久的旧时经典菜肴。而作者袁枚,也是一位乾隆时期的才子,他活得入世又洒脱,写身边琐事,记录风花雪月。

汪曾祺《人间至味》

“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无论是春天的萝卜、秋天的糖炒栗子,还是新采的枸杞头、缸腌的臭苋菜;不管是江南的马兰头、朔方的手把肉,还是故乡的野菜、他乡的菜肴。所有的吃食,在他的笔下,都是人间的至味。“资深吃货”汪曾祺在《人间至味》一书中,将每一种食物都赋予了情感,一茶一饭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

这本书读来温暖清新,寻常语句中透露着朴素的感动。“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爱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梁实秋 《雅舍谈吃》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雅舍谈吃》是一代文化宗师梁实秋先生以食物的名称为题目,收录了57篇散文,篇篇生趣,读来让人心驰神往。

陈晓卿曾说,读大学的时候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一下子就被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给迷住了。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后来参加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我专门去把《雅舍谈吃》里写到现在能找到的美食尝了个遍”。

文人谈吃,妙在清欢。梁实秋先生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将美食描述得淋漓尽致。

蔡澜 《蔡澜美食地图》

“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除了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吃遍世界的蔡澜还有“食神”这一美称。而他在与许知远录节目《十三邀》时,也是先把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知识分子领进了菜市场,领略菜市场的妙趣横生。

《蔡澜美食地图》是记录蔡澜周游列国时品尝过的美味佳肴,无论是港澳台的特色美食,内地八大菜系的各式佳肴,还是精巧的日本料理和欧洲的高级餐厅,他都兼容并包全盘接受。

蔡澜笔下的世界,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世界。“尽量吃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愈难找愈要去找,吃过之后,此生足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31日 14:46
下一篇 2023年12月31日 15: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