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占带鱼和黄金带鱼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是众多事业不顺者的感慨!您还别说,真不是读书人矫情,有时还真是遭遇窘境、身陷沼泽之地。俗话说的好,“男怕站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老祖宗还有句话啊,“人挪活、树挪死”,换个环境、换个思路、换个方向,也许人生就会大放异彩!
就拿带鱼来说吧,作为海鲜,味道鲜美,大人小孩都喜欢,但是就登不上大雅之堂。在产地吃的话“便宜”,内地吃吧“不新鲜”。而且在高档宴席上,鱼都是要整条上的,为的是讨个好寓意、好彩头!而带鱼一段一段的,想表达什么!吃的时候,还要吐刺!成何体统!婚宴见过上红烧排骨的吗!都是一个道理。
有六样东西不上喜宴,分别是茶水、带鱼、豆腐、光瓶酒、土豆、鸡翅。即使做的再新颖、再美味,因为寓意问题、价格问题,这几样都上不了喜宴。且不说其它几样,就单说带鱼,冤不冤?是不是怀才不遇?
但是“带鱼”遇上了“新荣记”,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步登天,成为顶级餐厅的扛把子,摇身一变,成了普罗大众吃不起的样子。它就是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焦香诱人的“黄金带鱼”。
第三回 带鱼的极致之作:黄金带鱼
“行万里路,破(读)万卷书”,多位历史名人说过类似的话。至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出自何处?就不知晓了。
如果您是工薪阶层,工作后,就很难再行万里路了。不过看万个视频,还是能有效提高见识的。就好比这道“黄金带鱼”。以前连名字都没听过,现在依仗学习烹饪视频就了解到了。
黄金带鱼,也称黄金脆带鱼,作为高档餐厅新荣记的招牌菜之一,特别费原料,只取带鱼最饱满肥嫩的中段,就是肚子以下、尾部以上,肉厚且板正的部位,一条一斤的鱼,取上3块就不错了。
成品,外壳酥脆似挂糊,肉质柔糯赛棉花,咸度适中味鲜美,肥而不腻嫩爽滑。十块鱼肉,288一盘,6块是小份,188。想起了一位令人敬仰的老太太:宫廷玉液酒,180一杯,您说它贵不贵啊!贵不贵啊!……
带鱼的新鲜度、大小、品质对菜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黄金带鱼,东海的小眼带鱼,眼睛黑黑的,脑袋特别尖小,上等的是1条1斤以上。一开始看到这个菜名,以为黄金带鱼是指炸之后的颜色,金灿灿的。视频看多了,才知道,有一种胸鳍、背鳍是黄色的带鱼,号称是黄金带鱼,据说鱼肉非常细腻。据说新荣记选材都是一条一斤半的,不知道是真是假,而市场的带鱼一般也就是一斤两、三条的。
新荣记黄金带鱼的做法,或许简单、或许复杂,但是真相不得而知。也不知道隋大师什么时候能够去探一下店,把这道菜解密一下。不过,网上还是有很多大师的解读,或许按照他们的方法做出来的菜品,比新荣记还地道呢!
古人云: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老友们,黄金带鱼的做法可能如下。
1.购买带鱼
我被网络上的吊带、海钓带、油带、网带、雷达网……搞的晕头转向的。沿海的老友们,肯定有懂带鱼的,请在评论区多多赐教!
对于内陆地区的老友们,我倒是能说上几句。在内陆,别说买刚出水的带鱼,就是买到新鲜的带鱼都很难得。即使内陆的一些海鲜店现在能见到冰鲜的海钓鱼了,但黄呼呼的大眼仁,肉质根本就不行。
因为冷链运输发达了,内陆地区以往只能在冬季买到的冻带鱼,现在各个季节都能买到了。好一些的,两条一斤多。当然,最好买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否则回家就烂乎乎的了。而且,最好是现做现卖,不要二次了冷冻。
不管买什么带鱼,一定要牢记,小尖脑袋身要细、小黑眼睛白眼仁、鳃要红来膜要全、肠子出来没问题。闻着的味道、鱼肉的完整、银膜的好坏、鱼鳃的状况、骨血的颜色,是判断带鱼新鲜与否的依据。
沿海的,就买新鲜的,内陆的,可以买冷冻的。冷冻过的,也能做黄金带鱼,一样好吃。有位美食大师傅,用这种冷冻带鱼做清蒸带鱼呢!
2.处理方法
用铁刷子、百洁布、棉布……给带鱼去银膜,一定要小心啊,越新鲜的带鱼,银膜越难去掉,极易导致鱼肉受损,在饭店,那损失可就大了。
我必须承认,新鲜带鱼的银膜是顶级营养品,营养价值老高了,吃了以后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但是可、可但是、但可是,必须去掉。如果您真舍不得,用小勺刮,都保存好,泡水喝。如果不去掉银膜,炸过的带鱼外表会很花。至于油里面,全是小星星。
背鳍,从尾部向头部撕下去,只要鱼够新鲜,这很容易。否则怎么弄?剪刀煎啊!
剪掉尾巴、胸鳍、腹鳍……
去掉内脏及里面的黑膜和贴骨血,去掉鱼鳃。此处注意,留鱼头。
小心带鱼的牙,非常非常非常的尖利。我被扎过食指,流出的血,似泉涌。
如果想成品上档次,要把鱼腹部晃晃悠悠的肥肉去掉,否则成品狼牙锯齿、烂糟糟的。更高档次的,比如新荣记,是从腹部以下选材的,腹部的带鱼段,只能做萝卜汤。而且还要把背部的一条红色的肉刺去掉,如果不去掉,炸的时候这部分发黑。您看看,外表多重要,“始于颜值”啊!我猜测韩国人做这道菜应该拿手,他们善于改头换面。
用清水把带鱼冲洗干净,擦干水份,撒海盐、味粉或者是味精,两面涂抹均匀,腌制30m。之后,再次冲洗干净,擦干水份。
用食品绳套鱼鳃,或者用钢钩扎鱼头,把鱼挂在空调房,风干一夜,目的是让肉质紧实、表皮硬实。这样高温炸之后,表面会酥脆、肉质会弹牙。
第二天,切四指宽的块。在家里,把鱼块分几类,上台面的、给孩子的、自己吃的,反正是要大对大、小对小的分袋包装。上台面的鱼块,取的位置、外形、大小要一致,装盘才能显得好看,上档次,288就是这么装的,逼格一定要高。
用空气针、牙签、细针,去掉鱼骨里的骨血。
3.烹饪过程
宽油,越宽越好,这样食材入锅后,油温变化小。但是不能太满了,油面有沸腾的过程。油的颜色要浅,用菜籽油,炸完是金黄,不是深黄。豆油有上色的功效,就别用了。
初炸的油温一定要高一些,带鱼表面才能形成脆硬的表壳,否则带鱼含油,吃起来就不够脆。
大师傅说油温260℃,不知道这么高的温度行不行,离着火的温度不远了。难道新荣记用这么高的温度?我以前用的都是七层油温,今后也用8层油温试试。
鱼块刚下锅,先不要着急动它,至少炸10秒以后,再用笊篱、筷子轻轻的推一下,如果能推动再碰它。没事翻一翻鱼,使鱼四面受热均匀。
炸的时候,油面会有小沸腾。假使有一点点水分,就会崩的很厉害,要注意眼睛的安全,女士还要注意脸啊!最好左手拿着个锅盖挡着点。但也要注意,锅盖别碰翻满满的油锅啊!
鱼的颜色变的很快,炸至两面金黄,黄灿灿的,注意不是深黄,捞出,用笊篱控油,或者用吸油纸吸油,及时摆盘,10块一盘,看看值不值288。
其他大师的方法
有的大师会把整条鱼处理后,用“桂皮、八角、香叶、干辣椒、花椒、小茴香、肉蔻各10g,生姜、香葱各30g,水”腌制12小时。捞出,在太阳下晾晒12小时!
有的大师会先处理、再切6厘米宽的段、之后去鱼骨里的血,然后擦干,冷藏30分钟。当然,如果想晾晒,最好就不要先切段。
有的大师用“味精18g、盐18g,花雕酒25g,1000g水。葱姜适量,姜拍碎,葱揉碎,腌制”,70分钟后,挂起来,沥干水分,风干一个晚上。
其实鱼肚的肉是很肥美的,如果注重外形,可以用个夹子夹住鱼肚,先炸定型,这样卖相就好些。
有的大师说,新鲜的带鱼,只用盐,我赞同。
炸鱼的火候很重要,时间长了,颜色深;时间短了,肉不熟。炸的过程中,有先放的,有后放的,通过鱼的颜色变换,很容易识别出每个鱼块炸的时间长短,按照统一的颜色把带鱼分别拿出来。我们不是大宗师,尝尝,不可惨,东北话,就是难看的意思。根据口感、生熟,决定是否复炸。
古人云: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做下总结。
烹饪技术之一的炸,是一种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一般用油量要大,需要没过食材,以油为热传导介质,全程需要旺火。大部分的食材需要间隔炸两次,即需要复炸。
根据原料的不同,有的不用挂糊,只用调料腌渍一下,就用旺火、热油炸制,如清炸、纸包炸、油浸炸;有的需要挂糊后再炸,如干炸、软炸、酥炸、面包渣炸、脆炸、油淋等。
清炸,就是将生的食材用酱油、盐、酒拌匀腌制,入热油锅用旺火炸透。一般不挂糊,炸成后外酥内嫩。黄金带鱼、黄金脆带鱼,也可以称之为清炸带鱼。
黄金带鱼的精髓,就是经过高油温炸制,实现鱼皮酥脆、肉质鲜嫩。所以带鱼最好是风干24小时,使鱼肉更紧实、表皮更硬实。风干的过程,也能去掉鱼肉里面的多余水分,这样炸的时候,一是能保持住油温,二是炸的时间可控。
当带鱼在高油温的作用下,表皮瞬间固化、酥脆,同时又能锁住里面的水分。所以在炸的时候,油温要保证,不要一次下太多的鱼段。
干炸,就是原料喂制后,去除水分,拍上干淀粉或抹水粉糊,入锅炸。之前说的芥末虾球,就是干炸中的一种,拍干粉糊、干炸糊。
还有,您要是认为每道菜都能一次做成功,那基本不可能,郭德纲讲话了“那是起迷心了”,注意总结经验,每次都少做点,做几次后就能达到八、九层的境界。
这道菜,让我想起一个视频,大师说“是金子,不一定会发光,要遇到贵人”。带鱼遇到了新荣记,就加冕了“黄金”的头衔。当然,人生不能守株待兔的等贵人,要主动去发现贵人,并得到他的认可。这样,才有机会发光。
我媳妇的父母是纯正东北人,她从小就没怎么吃过带鱼,她自己也说不爱吃带鱼。但是,当我把黄金带鱼端上桌后,媳妇连吃好几块,吃的我媳妇幸福感满满啊!我媳妇略带羞涩的说,年轻时就想找个厨子嫁了,这样就能吃好吃的了!但是,她的学历不允许啊!万万没想到,老了老了,老公变大厨了!哈哈!什么是人生!斗转星移,千变万化啊!我骄傲了吗?还真有点骄傲!我自豪!
如果一个男人,高帅、有钱、会做饭、疼媳妇,靠,这还是男人嘛!简直就是神。我,矮丑、工薪、会做饭、疼媳妇,我了个去,我算半个神!
人过五十,如果没有什么生活上的难处,修身养性之余,通过厨艺,让亲人们在家就能品尝到各地美食,也是一种修为!
说道修为,我以前很少点赞,但是我现在看到关于“军人、励志、文化、处事、努力、知识、用心……”的好帖子,都“关注、点赞、收藏、评论”。我知道,我的一点点小爱心,也是推动他人前进的动力。
讲了鱼和虾,下回书该讲肉了。大棒骨,各地都有做,我是东北的,东北吉林的,吉林江城的,就介绍一下北方的酱大棒骨吧!
预知酱大棒骨有多香,且听下回书分解。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02日 12: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