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
清明时间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前后,勤劳的陕北妇女们都会忙着张罗一种叫做黄煎的地方特色美食,因传统的做法是用黄米在专用的厨具上煎制出来,色泽金黄而得名。一来是表达在清明时节的纪念,二来是迎接新的一年农耕的开始。
上图为已经做好的传统的黄煎
传统的黄煎,用硬糜子去壳,用水浸泡、沥水、磨粉、过箩,这些工序都需要手工完成。现在也有用大米为原料来制作的,制作的手法相同。因今年母亲采用的制作原料是大米,故下文中的素材中均呈现乳白色。
上图为碾米的场景
磨好的米面取四分之一用开水烫成面糊,将面糊和剩余的面粉和在一起,放入盆中发酵数小时,发酵的过程一般在炕头等温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上图为正在发酵的面
面发酵好后加入适量碱水(碱的用量很关键,一般都是凭经验判断),用水和成面糊待用,喜欢吃甜食的可在面糊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上图为和好的面糊
此时需要用到一种专用的厨具-黄煎鏊。将黄煎鏊放到火上,在锅底涂抹适量的食用油,以防粘锅,待油热后,舀一小勺和好的面糊倒入热锅中,然后加上锅盖,约三分钟左右可熟。
上图为用黄煎鳌制作的场景
煎熟之后,放在高粱秆做成的盖帘上凉凉,然后对折。记住,只有用高粱秆制作而成盖帘才是有灵魂的。然后随食随取。
上图为放在高粱秆盖帘上的黄煎
最后,就是把制作好的黄煎送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品尝,现在的生活富裕了,大鱼大肉吃多了,这些传统小吃反而成了稀罕美食,吃的是一种情怀,吃的也是一种记忆。当然了,也会有人把他们自己制作好的拿过来,彼此间品尝,交流,谁家的碱面放大了,谁家的发酵有点过了,谁家的在煎的过程中火太快而导致表皮有些焦黑等等,总结经验,以备下次的时候改进。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特殊的美食交流文化吧。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