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朱医生,我最近肚子胀气很严重,我也一直很注意饮食,胀气的东西我都不怎么吃,怎么还是会这样?”病人问。
“你最近红薯和芋艿没有多吃吧?这两样东西比较容易胀气的。”我问。
“没有,自从你说了之后我就没吃了,现在烧心泛酸好多了,水果我也吃的很少,但还是胀气得厉害,你说奇怪吗?”病人问。
“我把药方再调整一下,你稍等!”我边说边在修改处方。忽然我眼睛一撇看到病人的手提袋中有一包糖炒栗子,于是我问道:“这个糖炒栗子是你吃的还是买给家里人吃的?”
“糖炒栗子是我自己吃的,我比较喜欢吃这个,而且网上说栗子补肾的,我身体不好多吃点补一补。”病人说。
“哦,那我知道了,你最近不要多吃栗子,这个东西吃了容易胀气的。而且炒熟的栗子是不补肾的!”我说。
“啊?不是都说栗子可以健脾养胃而且补肾的吗?怎么还不能多吃了呢?”病人困惑了。
栗子的生与熟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关于栗子的书面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这里的栗即当今的栗子。《周礼》中对栗子也有明确的记载,可见栗子自古以来就融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和生活中。栗子既然历史那么悠久那中医对于栗子肯定也有丰富的记载。
栗子的药用记载最早记载于晋代的《名医别录》:“味咸,温,无毒。主益气,厚脾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山阴,九月采。”目前大家所熟知的例子能健脾胃,能补肾的功效大致源自于此。但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关于栗子的功效“生栗子”与“熟栗子”是有很大不同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蜀本草》《本草纲目》等医籍有这样的记载,话说一个人患脚软无力无法正常行走,于是他跑到栗子树下吃了大量的栗子后随即能起身行动如常,提示栗子有补肾的功效。不过每一本医书中均提到,如需补肾栗子需生食,而非炒熟或蒸熟后食用。
今天我们一般情况下没人会生吃栗子,但在古代栗子是生吃的,古人记载煮熟的栗子会导致人进食后气胀。根据明代《本草纲目》的记载栗子晒干、风干后可以补肾并消除气滞的副作用。所以如果大家想要补肾的话天天吃糖炒栗子可不是良方。并且栗子补肾需要细嚼慢咽,细细品尝方能起效,如果砍瓜切菜般的大口进食则会导致脾胃受损,因栗子毕竟难消化,过量进食会增加脾胃的负担。
栗子除了可以补肾外还有其他的功效,大家可能并不知道生栗子外敷可以疗伤,骨折瘀伤用生栗子外敷可以消肿止痛,如果遇到皮肤肿痛、疮疡也可以用生栗子外敷治疗。所以我觉得中国人的影视剧中如果主角遇到被歹徒打伤成熊猫眼,不应该像外国人到冰箱里拿出冰块外敷,而应该剥一大碗栗子包起来外敷这才符合中医文化(笑)。
我们吃栗子都把皮扔掉的,其实大家不知道栗子的外皮也是有药效的,用来煮水可以治疗出血,如鼻血,大便出血,并且栗子皮水可以治疗反胃和消渴口干。当然这里所用栗子皮是生皮,不是糖炒栗子吃剩的皮哦!
根据明清的医书记载栗子从内到外都可以入药,可惜现在临床上已经不用久已。虽然临床不用,但作为中医医生我还是有责任将正规的中医理论告诉大家,以防来百姓把错误的观点当养生之道。
栗子药膳食谱
《随园食单》栗子炒鸡
【原文】鸡斩块,用菜油二两炮,加酒一饭碗,秋油一小杯,水一饭碗,煨七分熟;先将栗子煮熟,同笋下之,再煨三分起锅,下糖一撮。
【译文】把鸡斩成块,以菜油二两炸炒,加一碗酒,一小杯酱油,一碗水,煨七分熟。先将栗子煮熟,和笋一齐下锅,再把鸡煨熟后起锅,加一点糖。
【按】栗子做菜最为有名的即栗子炒鸡,一看这个菜谱的食材就是鲜香无比,鸡配上栗子再加上竹笋,想不好吃也难呀!不过菜是好菜得要有好的脾胃,如果吃点东西就胀气的人可没有这个口福哦!
《养生随笔·粥谱》栗子粥
栗子粥,栗子与大米一起熬煮成粥,有补肾强腰腿的功效,并能开胃,活血。如果专为补肾则需要每天早上吃生的风干后的栗子,并配合服用猪肾与大米所熬的粥。
【按】栗子补肾需生食之。
朱氏内科传人又来总结啦!
栗子补肾则需要生食,炒熟后补肾功效全无。栗子只可适量,不可过量,过量反伤脾胃。小孩子尤其不能多吃,栗子不易消化,小儿脾胃功能不完善,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栗子虽好但也有禁忌,感冒未愈、胃胀胃堵、慢性腹泻,便秘的人群要少吃,栗子虽然是食物,但也有药性,不能盲目地服用。
现代人物质条件富足,营养丰富,而脾胃功能反而愈加虚弱,因此对于中医养生药膳古为今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今人的体质变化,不能尽信书。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