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大家会登高、赏菊、饮重阳酒、吃重阳糕。那么,重阳节的这些风俗从何而来?过去上海地区人们怎么过节?一起了解一下吧~
登高望远是重阳风俗之一。
图为王弘力《古代风俗图·登乐游原》
重阳节的传说
《周易》把自然数的奇数一、三、五、七、九称之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称之为“阴数”。而“九”是自然数中最大的数,《周易》以为“九”是“阳之极数”。顾名思义,“重”就是重复、重叠,把“九月九日”称之为“重阳”,就是两个“阳数九”重叠的意思。在民间口口相传的风俗中,登高、佩戴茱萸囊就成了这一个节日的主要风俗。
重阳登高和重阳糕
中国幅员辽阔,有山地,有平原,平原无山可登,这样一来不是给希望登高避凶者带来了困难吗?于是,有人想到了汉字的谐音原理,用吃糕代替登高。
宋代,在平原无山的地区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里,用吃糕代替登高已成为重阳节的主要风俗。
北宋的《东京梦华录》中记:
汴京(今开封市)城内,重阳“前
重阳糕的特点就是上面插着的重阳旗
重阳糕也是商人为促销商品,充分借用古代重阳风俗而精心设计的风俗食品。
上海出版的《图画日报·营业写真·卖重阳糕》的配画诗中讲:
《图画日报·营业写真·卖重阳糕》
重阳须食重阳糕,片糕搭额愿儿百事高。
此风不自今日始,菊糕滋味殊堪饱老饕。
重阳糕内掺以菊花粉,所以也被叫作“菊花糕”,在重阳的清晨,家长把重阳糕切成薄片,贴到小孩的额上,再喊三声“愿儿百事俱高”,用以祝愿儿童健康,顺利的成长。这也是上海保存的重阳古风。
《图画日报》所绘“卖重阳糕”图
图中小孩手里拿的就是重阳旗
阿拉上海的登高
吴友如绘重阳登高图
上海地处苏南江南水乡的边缘 ,地形以平原居多,只有在西部的松江、青浦区境内依稀分布几座小山,其中横山又称“横云山”,多乌臼,重阳季节,红叶红遍山头,成为松江人重阳登高之首选。
上海县并没有山,坐落在上海县城墙上的天后宫丹凤楼是上海的制高点,登丹凤楼则是上海重阳登高之首选。
清《三姑嬉弈图》,
左边是黄浦江,右边是上海城墙,
建在城墙上的楼就是天后宫的丹凤楼,
(原图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的重阳登高活动首选之地就是上海的制高点,到丹凤楼登高远眺黄浦江的春潮秋涛也被叫做“凤楼远眺”,成为“沪城八景”之一。
上海无山可登,高楼大厦是重阳登高的好去处
豫园老照片,图后面就是大假山
如今,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还被定为“老年节”,老年节的活动很多,而“登高”是主要活动之一。上海有众多的高楼大厦,登高是强身健体的运动,对老年人来说,“登高”也寓意健康、高寿。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