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化学中毒救援中心)获悉,从5月15日到25日,10天内已有3起20人因蘑菇中毒送院急救。该院职业病科副主任杨志前提醒市民,不要私自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更不要生吃“蘑菇刺身”。一旦误食,应带上所有蘑菇样本,尽早到医院处理。
“最近因为蘑菇中毒送院急救的特别多!”杨志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主要与天气变化有关。”今年5月连续几场大雨后,蘑菇中毒的病例开始进入高发。“其中一起中毒人数较多的,就是因为在龙洞水库凤凰山上,采集了三四斤蘑菇,送给工友们分两批食用,造成了10人中毒。”杨志前说。
“这三起蘑菇中毒中,有两起是广州最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铅绿褶菇,也称大青褶伞。”杨志前表示,“广州基本上每年都有报告铅绿褶菇中毒病例。一般会引起胃肠炎等胃肠道症状。而白毒伞是前几年在白云山、帽峰山‘作恶’的蘑菇,有剧毒,致命性很强。2019年时曾有市民误食就医。今年在省内也有报告病例,非常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三年报告较多的,还有一种很像荔枝菌的近江粉褶蕈(奥米粉褶蕈)。由于荔枝菌以鲜甜闻名,且需要在凌晨亲手采摘,尽快“尝鲜”,而近江粉褶蕈外表十分相似,一些“老手”也经常误摘,因此近年来“中招”者不少。“一般会在6月下旬随着荔枝成熟而出现病例。”
蘑菇的毒素有不同种类,其中肝脏毒性、肾脏毒性、溶血等类型,致死风险很高。还有一些毒蘑菇会导致胃肠炎型、神经精神等症状。网上曾引发热烈讨论的“能看见跳舞小人”的毒蘑菇,就属于蘑菇毒素所带来的神经精神症状。如果食用量不大,中毒的程度较轻,通过专业治疗,大部分可痊愈出院,但严重的仍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有些毒蘑菇还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因此,杨志前提醒:“千万别因为好奇去尝试那些可能致幻的毒蘑菇。”
链接
毒蘑菇也可能“平平无奇”
“不要从外表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杨志前提醒,大家经常说的颜色艳丽的蘑菇才有毒,这其实是误传。常见的毒蘑菇,有看起来很漂亮的,也有看起来非常“灰头土脸”“平平无奇”的。
所有野外蘑菇都不应该自行采摘,对于市场上的不知名蘑菇品种也应该持谨慎态度。对于菇菌类,烹饪时应彻底煮熟煮透。若是“尝鲜”一些新奇品种,不建议在同一餐吃杂菇,以免毒素复杂难以辨认,延误诊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牛肝菌品种在第一次煮熟煮透后毒素消失,但在放入冰箱后毒素又会继续形成。广州就曾有这样的案例,因此重新“翻火”时也要注意彻底煮熟煮透。
进食后如果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头晕、视物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就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带上所有蘑菇样本,及时就医,检测排查。“有些蘑菇毒素的潜伏期较长,可达六七小时,很容易被忽略,且很有可能为危险性更高的蘑菇。”所以市民在进食蘑菇后,要特别留意警惕相关症状。
此外,近来户外露营大热,杨志前提醒家长带孩子户外玩耍时,不要让孩子直接用手接触不知名蘑菇,以免手上沾了蘑菇汁液后放进嘴里,带来中毒风险。(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廖温勃)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