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

众所周知,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节日里,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

然而,对于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想必大家都只会简单地回答:“纪念屈原”、“避恶”等。其实,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1

01 端午的由来——源自于“夏至节”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夏至”是一年四时之一,标志着盛夏的来临。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下来的一个节气。夏至时,又正值麦收,人们自古就有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风俗,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俗称“做夏至”。

所以,渐渐地也成为了各天子重视的节日了,人们开始有了过“夏至节”的习俗。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中也有记载:“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2

为什么说“五月五日此日与夏至同”?

汉代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志》中写道:“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从司马彪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直接地看出来,汉代的五月五日的风俗就是来自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

唐代作家“韩鄂”编撰了一本十分著名的著作,叫《岁华纪丽》,是一本记载岁时风物的著作。他在书中,一共记载了关于端午节的二十二件事情,首先对端午节就作了解释:“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意思是说,端午节正处在夏季之中,太阳也正合于正阳的位置。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3

那什么又是“正阳”呢?“日中即为正阳!”

端午节,恰好在于夏至前后,此时天空中的太阳也正处在一年当中最当中的位置。

明代《西游游览志余》中记载:“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

《说文解字》里有:“端,物初生之题也。”所以说,”端”字在古代汉语当中有“初始”的意思。

《岁时广记》里有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又设“天干地支”,通过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因此又谓之“重午”,而午日又称为“阳辰”,所以,端午又被称为“端阳”。

这样一来,端午节的名称也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的节日了,多达二十多个。比如:重午节、浴兰节、龙舟节、端五节、躲五节、屈原日……等等。当然,在唐代以前,“五月初五”是最常用的名称。而唐代以后,“端午”便成为了“五月初五”等的别称,一直到现在都是延续这个叫法。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4

02 龙舟竞渡的由来

“祭祀”,是古代人类的一种信仰活动,祭祀的主要对象有:天神、地祗、人神三类。而端午节则源自于古代的龙图腾祭祀,上古的人们,都以为自己是龙的子孙。

中国古代的人们,都是通过观察天象来预测一年中四季的时间变化。人们观察到“苍龙七宿”这条巨龙,春季的时候,苍龙七宿的角宿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即为“龙抬头”;而在仲夏之季,龙星摆脱了大地的羁绊,升到了正南的夜空当中,即为“飞龙在天”;秋天,苍龙则慢慢向西方落下;到了冬天,苍龙则隐没在北方的地平线以下。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中的农时周期恰好一致。

所以,“龙子”们每年在端午这一天,也就是“飞龙在天”的这一天里,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并在击鼓声中,将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放入了水中,以竞渡的活动来祭龙神,这就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5

有祭祀,就必然会有祭品。晋代范汪在《祠制》里说:“仲夏荐角黍”。

“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黍”为古代五谷之一,是古时候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

在《诗经》当中也有许多关于描绘黍的诗句。比如:“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而且,我们还发现,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许多“黍”的品种。像《诗经》里:“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这里就说出了黍的四个品种:秬、秠、穈、芑。

也正是因为黍在当时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古代的天子也都十分重视它。每次祭祀,就会用“黍”来祭祖,当然也包括夏至的祭祀啦。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6

比如《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意思就是:仲夏之月,天子进献鸡和旧黍,再加上先成熟的樱桃来祭祀宗庙。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角黍”源自于“夏至食黍”和祭祖而来。而端午又源自于夏至,所以,故得出:端午也食角黍了。

但是,古代的周天子祭祀时,仅是“尝黍”,并没有将它变成“角黍”的形状,那么,“角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03 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7

在古代时候,我国南北各地的风俗也有所不同,北方一些地方视农历的五月为“毒月”、“恶月”。

比如《论衡》中说:“五月五日生子不举……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

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田文”也就是后来的孟尝君,他就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他的父亲田婴说:“五月子,长与户同,杀气父母。”所以要把孟尝君扔掉。是他的母亲不忍心抛弃,偷偷地将他抚养成人,这才有了后来的孟尝君。

在《礼记·月令》中也记有:“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黍”,在古代被称为火谷。《尔雅翼》中有:“黍之秀特舒散,故说者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从阴阳说来看,火属阳,黍为火谷,所以也属阳。那么,本来“五月盛阳”,于是,就有了《风土记》:“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8

而“菰”为水生,属阴,这样,菰叶裹黍米,就成了阴裹阳。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古人又有“外阳内阴”之说,所以菰叶在外又应属阳,黍米在内又应属阴。

这样一来,阴阴阳阳,相互包裹,起到了阴阳调和的作用,也正对应了“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到了唐宋时期,粽子成了端午节重要的食物。庞元英《文昌杂录》中记载:“唐岁时节物……五月五日则有百索粽子”。“百索”就是五色彩丝,又叫做朱索、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缯等。那么,百索粽子就是用五色彩丝扎缚的粽子了。

当然,也有在端午节用五色丝系在手臂上,或悬挂在门上,来避邪恶的。

除了传统的百索粽子以外,唐代还有一种非常出名的粽子叫做“九子粽”。因其用彩线将九个粽子扎在一起而得名。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有诗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图9

到了宋代,粽子的种类就更多了。吕原明在《岁时杂记》中记载:“端午粽子,名目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简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当然,除了粽子,菖蒲酒和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饮食,人们只是希望在五月五日这个“毒月恶日”里,能够起到“避鬼邪,杀百毒”的作用。

每逢端午,无论古今都十分重视这个节日,许多的家庭都要举行宴会,除了吃粽子,饮菖蒲,喝雄黄酒以外,还十分讲究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民间称之为“尝新”。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由于南北的风俗习惯各有不同,所以,各地庆祝端午节的活动也有所不同。

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就有一段关于端午节的描写: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上一个王字……还有一个风俗,就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

这些节日里的礼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团圆、健康、富足美好的向往。同时,在这些节日风俗里,更体现了古代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对于家的凝聚力,其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1月20日 09:59
下一篇 2023年01月20日 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