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荼苦,其味如荠。——《诗经 · 邶风 · 谷风》 有关荠菜的印象,是从张洁的《挖荠菜》一文开始。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荠菜是大自然在青黄不接时赐给人类的救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荠生济泽,故谓之荠。”济,有救济的意思,我想,荠菜是为贫苦人民而生。荠菜在初夏结籽、枯萎,荠菜籽秋天出芽。冬季地上部分枯萎,积蓄能量保障地下的茎越过冬天,次年春出芽。初春采摘的荠菜即是越过寒冷长冬的荠菜发的芽。小小的野菜,体现了自然界物序的取舍与成全,想来颇有一种悲壮。春风初度,蜀中几场夜雨后,田间,地头,滩涂和路旁,便生出莲座状的锯形叶片,嫩生生地直立着。人们拿着铁锨,提着篮子,赶春一般走向户外,一边挖荠菜一边拍照发朋友圈,荠菜在朋友圈风靡一时,成了网红野菜,江南一带尤甚。南京有农历“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现代资讯发达,朋友圈为地方习俗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每年都有幸在网络中得见荠菜煮鸡蛋的实物图片。我隐隐约约记得,母亲也在春天和端午节时用野菜煮鸡蛋,至于是否用的荠菜不得而知。成年后,荠菜于我依旧是陌生的。荠菜真正成为我舌尖上的美味,也源自现代科技和物流带来的裨益。前些年,我热衷一种荠菜大馄饨的速冻食品,产地是江南。水烧开后,下元宝状的馄饨,出锅前放点紫菜、虾皮。在碗底放淡盐,少许胡椒粉,盛一碗荠菜馄饨,滴几滴香油,再撒点葱花,白瓷勺子一勺一个舀着吃,皮薄,馅儿足,入口鲜香,绝佳美味。大概野菜都有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那一种清香。这一吃,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一到春天,少不了用嫩荠菜配上猪肉包饺子,现包现煮的饺子,那真叫一个鲜。那年带着小女去泉城玩,朋友燕从淄博赶往遥墙机场接应。北方天空纯净的蓝与高远让我们在抵达的片刻便觉出了南北的差异。燕的另一位朋友听说我去了泉城,她也拿了两天假从宜宾飞往济南。四个人勾肩搭背逛完大明湖和趵突泉后,又热又乏,回酒店休息换了一身衣服,才出去吃晚饭。晚饭选在一家江南小厨,餐桌上点了一份翡翠蛋羹。羮是盛装在一个青花瓷碗里端上来的,青花瓷碗的胎质轻薄盈润,羮的色泽由碗中央的翡翠绿向边缘逐渐过渡到嫩黄,翡翠绿上飘了火腿肠粒,我惊叹于江南人餐桌的精工细作。蛋羹口感细腻嫩滑,唇齿有荠菜的清香。当一个穿蓝白丝绸旗装的女人送上杨梅酒的时候,我忍不住问:“鸡蛋羹是不是用荠菜汁做的?”
她清浅的笑盛在梨涡,回:“你的味觉惊人,确实是荠菜。好多人都用菠菜汁,但我们店为体现地域特色,用了荠菜。还合您的口味吗?”荠菜似乎打着很深的江南印记。后来读汪曾祺的书,他在《故乡的野菜》里就专门写到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家乡是可以上席的。若是春天,就会有两样应时凉拌小菜:杨花萝卜切细丝拌海蛰,和拌荠菜。”原文写得活色生香,那鲜嫩的荠菜入口,便感觉咬了第一口“春”。周作人亦写过故乡的野菜。虽然周作人把住过的地方都叫做故乡,但他写野菜的时候却将故乡定位在浙东。他说:“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汪曾祺和周作人算是荠菜的植物文化和人文背景的现代代言人。在阅读和行走中,我强烈地意识到事物在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生命力之长久,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沿着时间的经络逆溯,荠菜声名远播,源远流长,跟热爱美食的历代文人大有关联。宋代陆放翁在《食荠十韵》中写道:“惟荠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贬谪黄州期间,他描写自己凄苦艰难的处境“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食煮山羹”,又在《与徐十二书》的信中详细介绍了“东坡羹“的制作方法和功效:“今日食荠极美……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砚壳,当于羹面上……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 明朝滑浩的《野菜谱》:“江荠青青江水绿,江边挑菜女儿哭……”道出了同为食荠的人间辛酸历程,从古籍中可知晓食用荠菜的渊源颇深,当然这还不是最早的。
吃荠菜在我国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在中国各省几乎都能寻觅到它的踪迹。《诗经·邶风·谷风》中就有幽怨的妇人在山野采摘野菜时,以荠之甘喻丈夫与新妇之甜蜜“谁为荼苦,其甘如荠”。屈原在《楚辞·九章·悲回风》中也用“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品性。荠菜丰厚的人文背景,源于它的食用性。俗话说一种野菜治一种病,因而,大多数野菜具有食用价值,同时也有药用价值。中医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等。中药又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荠菜被誉为“菜中甘草”,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健康,有健胃消食、明目降压等功效。关于荠菜的药理,清代道光时期苏州文士顾禄的《清嘉录》中就有相关记载:“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清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吴地还流传谚语:“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这一习俗相传源于距今2000多年前上古时代的古老节日——上巳节。旧时这一天要举行隆重仪式来祈求吉祥平安,辟邪消灾。《本草纲目》中“释家取其茎作挑灯杖,可辟蚊蛾,谓之护生草,云能护众生也”也记载了荠菜的药用价值。我从小没听说过家乡人吃荠菜,心生纳闷,声名远扬的荠菜,没理由独独在我家乡缺失。为此,我多方查找寻求佐证,并打电话问了母亲,刚好我妹小四在,她一看图片,说这是“地灯笼”,前两天在电梯里见有人提着,聊天中说起。但据我所知,老家人吃的“地灯笼”是蒲公英。区分蒲公英和荠菜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掐汁液,我小时候的记忆特别深刻,蒲公英的汁液是乳白色。那一刻,我的记忆复苏,母亲曾用“地灯笼”炖猪蹄,说是清火的。地灯笼,地灯笼,名字够土的,我念着念着就笑了,可惜它在重庆人的餐桌上并未占据C位。可能家乡人确实没吃过荠菜,又或者荠菜和地灯笼压根就没分开过。野菜品种繁多,我热衷吃的野菜很少,但荠菜是我特别喜欢的,兴许是味蕾打着家乡饮食习惯的烙印。张洁《挖荠菜》一文里,人们因为饥饿而特别珍惜荠菜,而我对荠菜的偏爱,是舌尖真正对食物的欢喜之情。2022年5月于成都
作者简介:湛蓝,爱独处,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处的宁静。久居成都,骨子里透着这座城市一样的休闲气质。喜欢一个人的孤旅,在行走中追索对真我的认知。出版有个人文集《樱花树下睡莲满缸》《我的月光》。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闪电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